卢光明

  • Email:
    电话:
    主页:
    卢光明,男,1957年6月出生,籍贯:湖南涟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1982年12月湖南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住院医师,1988年8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8月起,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1990年12月晋升为主治医师, 1992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1997年12月晋升为主任医师。1995年1月开始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2002年4月主持全科工作, 2004年4月至今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2011年全军医学影像中心主任。1998年以来,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南方医科大学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和硕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磁共振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常委,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组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技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医学影像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评审组委员(2010年任副组长,2011-2013年任组长);《临床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实践》及《中国CT和MRI杂志》等5本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及《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等10多种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31年余,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立足国际前沿,擅长应用CT、MR设备,是国内最早(1986年)应用MRI的医师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体部肿瘤的诊断上有较深的造诣。率先在国内将CT和MRI应用于肺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该研究1988年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中华医学会联合颁发的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医学优秀论文二等奖);重视功能影像与分子影像的联合研究,并在国内率先采用功能MRI研究癫痫、肝性脑病与损伤后应激障碍(癫痫的FMRI研究2012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分子影像研究领域,在国内率先开展铁蛋白报告基因的研究;采用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研究肿瘤新生血管及乳腺癌多元分子分型等对精准诊疗的价值(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等资助)。重视心脑血管病的精准无创影像诊断和降低CT辐射剂量的研究,注重结构与功能同步诊断评价,研究结果利于心脑血管病诊治关口前移(该研究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建立了神经功能影像研究室、分子病理和分子影像研究室;建立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复旦大学脑功能性疾病影像转化医学中心。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团队中青年学者或研究生(包括博士后)脱颖而出,如他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资助,并在国际著名杂志如New Engl J Med、Circulation、Eur Heart J、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Brain、Neuroimage 、Hum Brain Mapp和Radiology等发表论文。
    近年完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个。目前以首席科学家负责国家973计划项目1个,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及全军“十二五”医学科学重点项目各1个。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论文89篇,总影响因子大于350,IF5分以上者18篇。主编《CT诊断与鉴别诊断》、《CT读片指南》、《临床CT鉴别诊断学》及《磁共振临床手册》等多本著作,其中“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临床CT鉴别诊断学》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三个一百”创新工程奖。近5年以第1负责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及江苏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南京军区联勤部“百佳科主任”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