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刘庆爽,凡子榕,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王浩,潘双,孙喜霞.双能量CT VMI+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支架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5,(09):1160-1165
双能量CT VMI+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支架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9.014
中文关键词: 双能量CT  CT血管成像  虚拟单能量成像  支架可视化  下肢动脉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刘庆爽,凡子榕,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王浩,潘双,孙喜霞 116011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放射科(刘庆爽、凡子榕、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王浩、潘双、孙喜霞)316004浙江浙江省舟山医院(刘庆爽) 
摘要点击次数: 402
全文下载次数: 337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VMI+)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支架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及用于支架管腔评估的最佳单能量水平。方法:前瞻性纳入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行CT血管成像(CTA)的20例患者,在Monoenegetic+模式下重建40~150keV单能量图像(10keV增量)。测量不同能量水平VMI+图像与M-0.5融合图像支架及血管的平均衰减、图像噪声(SD)和支架直径;计算支架和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支架内和血管腔之间的平均衰减差值(ΔCT)以及支架直径低估率;采用Likert 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20例患者共25个支架。40~150keV范围内,支架和血管的平均衰减及SD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减小。60~90keV VMI+图像的支架和血管CNR与M-0.5融合图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keV VMI+图像的主观评分最高(4.9±0.3)。VMI+图像的ΔCT绝对值在40~150keV范围内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70~90keV VMI+图像的ΔCT绝对值较小。VMI+图像的支架直径测量值随着能量水平的增加逐渐增加,支架直径低估率逐渐下降。结论:结合图像的主客观评价指标,80keV VMI+可以有效减少支架的射线束硬化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推荐80keV作为下肢动脉支架重建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