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谢开,张配配,李嫣,夏黎明.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部影像学及功能变化情况的随访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5,(09):1116-1124
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部影像学及功能变化情况的随访研究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9.008
中文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功能  随访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基于胸部CT和超极化129Xe-MRI对COVID-19康复患者肺结构和功能的随访研究;基金编号:82272109)
作者单位
谢开,张配配,李嫣,夏黎明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367
全文下载次数: 303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评估COVID-19患者出院后胸部CT和肺功能的转归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住院并治愈出院的COVID-19确诊患者,搜集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检查数据,基于病历完善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慢性病史以及吸烟史,并在出院后8个月、1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项目包括问诊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等)、低剂量胸部CT、肺功能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其中中型48例,重型/危重型34例;男52例,女30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出院后患者最常见的肺功能障碍是肺弥散功能障碍。出院8个月和16个月时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障碍的情况没有显著变化,胸部CT病灶显著吸收(P<0.05)。住院期间D-二聚体峰值(OR=1.376,95%CI:1.007~1.880)及出院16个月时CT评分总分(OR=1.260,95%CI:1.028~1.545)与肺弥散功能障碍显著相关,年龄较小、COVID-19分型较轻、肺炎病灶范围较小、住院期间D-二聚体水平较低、未进行激素治疗、无合并症和吸烟史是患者胸部CT病灶完全吸收的保护因素。结论:COVID-19患者出院后胸部CT残留病灶随时间逐渐吸收好转,但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症状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最常见的肺功能异常是肺弥散功能障碍,住院期间D-二聚体峰值水平较高及出院16个月时胸部CT残留病灶更多的患者更易出现肺弥散功能障碍。出院16个月时部分患者胸部CT仍有残留病灶,更常见于年长以及临床分型较重的患者。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