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天霞,姚晓强,陈学军,曲金荣,吴越,李靖.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改善胃癌患者能谱CT图像质量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5,(08):1049-1054 |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改善胃癌患者能谱CT图像质量的价值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8.015 |
中文关键词: 双能CT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碘浓度 胃肿瘤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2146);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1117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智能重点项目(2024SBGJ202402030) |
|
摘要点击次数: 70 |
全文下载次数: 69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通过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提高胃癌患者双能量CT(DECT)图像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2月-2023年7月在本院共经手术病理确诊69例胃癌患者的DECT图像,基于50keV增强动脉期及70keV静脉期和延迟期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和碘图,分别采用50%-ASiR-V和低、中、高水平DLIR(DLIR-L/M/H)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胃癌病灶的CT值和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CT值的SD(作为图像噪声)、胃癌病灶的信噪比(SNR病灶)、对比噪声比(CNR病灶)和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肌肉的信噪比(SNR肌肉)。图像主观评价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基于李克特5级量表法(Likert Scale)对图像噪声和图像锐利度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重建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4种重建算法间VMI图像上胃癌病灶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0%-ASiR-V图像相比,DLIR-M和DLIR-H图像的噪声显著降低,SNR病灶和SNR肌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IR-H图像上CNR病灶显著高于50%-ASiR-V及DLI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碘图上胃癌病灶的NI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结果显示,DLIR-H组的图像噪声评分最高,图像锐利度评分也显著高于50%-ASIR-V组(P均<0.05)。结论:与50%-ASiR-V重建算法相比,DLIR算法在不改变双能量CT图像上胃癌病灶的CT值和NIC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其中以DLIR-H算法的降噪及改善图像锐利度的效果最佳,具有最优的图像质量。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