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然,白臻,苏丹阳,刘金龙,马渊博,苗秋菊,杨慎宇,任向阳,杨晓鹏.基于腹部平扫CT人工智能模型测量肝脏脂肪含量:与QCT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5,(08):1011-1017 |
基于腹部平扫CT人工智能模型测量肝脏脂肪含量:与QCT对照研究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8.010 |
中文关键词: 肝脏病变 脂肪变性 脂肪含量 定量CT 人工智能 |
基金项目:2024年度郑州市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2024ZZJCYJ047);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41549) |
|
摘要点击次数: 74 |
全文下载次数: 71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平扫CT人工智能(AI)模型评估肝脂肪含量(LF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2年7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部CT平扫及定量CT(QCT)检查的840例体检者纳入本研究,按照8∶2的比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训练集(n=672)及测试集(n=168)。在肝左叶、右前叶和右后叶的外周区域各放置1个ROI,采用QCT测量,以3个ROI的脂肪分数(FF)的平均值作为LFC。依据LFC测量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肝脏组(FF为<5%)、轻度脂肪肝组(FF为5%~14%)、中度脂肪肝组(FF为14%~28%)和重度脂肪肝组(FF为>28%)。在腹部平扫CT图像上沿肝脏轮廓勾画ROI,将连续3层图像上勾画的肝脏ROI作为2D-ROI,全肝图像上勾画的ROI作为3D-ROI。将临床数据和肝脏影像学定量参数(包括肝脏CT值、体积、大小等)作为机器学习(ML)特征,采用8种ML算法构建临床-影像ML模型。采用Python开源工具包Pyradiomics(v3.0.1)分别提取2D-ROI和3D-ROI的影像组学(Rad)特征,再用相同的8种ML算法基于2D-Rad和3D-Rad 的组学特征分别构建肝脏脂肪变四分类诊断模型。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观察各模型测量的FF值与QCT测量的FF值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分类诊断肝脂肪变的效能。结果:在基于临床-影像、2D-Rad和3D-Rad构建的各种ML模型中,基于Bagging决策树算法的2D-Rad模型(2D-RadBaggiing)诊断肝脂肪变的AUC(0.982)最大;2D-RadDT和2D-RadGP分类模型的敏感度(0.861)最高,2D-RadBagging和2D-RadDT分类模型的特异度(0.950)最高,2D-RadBagging、2D-RadDT和2D-RadGP模型的符合率(0.857)最高,2D-RadGP模型的精确率和F1得分最高。各模型测量的FF值与QCT测量的FF的一致性良好(绝大多数差值位于均值±1.96标准差的范围内),且呈高度正相关(r=0.920~0.990)。结论:基于腹部平扫CT的AI模型分类诊断肝脂肪变的效能较高,且所测LFC与QCT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