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雨瑶,戴琦,陆圣威,黄安康,江茂情,郑建军,张景峰.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免疫受损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预测模型[J].放射学实践,2025,(08):969-974
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免疫受损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预测模型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8.004
中文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预测模型
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TGY23H180003)
作者单位
张雨瑶,戴琦,陆圣威,黄安康,江茂情,郑建军,张景峰 315010浙江宁波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射科(张雨瑶、戴琦、黄安康、江茂情、郑建军、张景峰)312000浙江绍兴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张雨瑶、黄安康)315010浙江宁波宁波市数字影像与医工交叉重点实验室(戴琦、江茂情、郑建军、张景峰)310051浙江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陆圣威) 
摘要点击次数: 78
全文下载次数: 72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免疫受损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JP)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月-2024年2月在本院就诊且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免疫受损患者纳入本研究,包括67例PJP患者和93例非PJP肺部感染患者,根据7∶3随机将数据分为训练集(112例)和测试集(48例)。在平扫CT图像上通过半自动分割法基于CT阈值(窗宽:1500~2000HU,窗位:-700~-500HU)进行全肺ROI勾画,并由两名影像科医师进行人工校准,然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这3类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分别及联合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在训练集中构建预测模型,共获得3个预测模型(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影像特征-组学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和校准曲线评估各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3+/CD8+、1-3-β-D葡聚糖、胸腔积液及小叶间隔增厚在PJP组与非PJ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1-3-β-D葡聚糖、胸腔积液及小叶间隔增厚是PJ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718和0.672、0.868和0.771、0.890和0.845。DCA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其它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较小。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等构建的联合模型能有效预测免疫受损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