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宁朗,侯志辉,尹卫华,孟庆超,安云强,刘辰月,吕滨.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放射学实践,2025,(07):866-872 |
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7.006 |
中文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0400) |
|
摘要点击次数: 28 |
全文下载次数: 23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出现斑块及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CAD,≥ 50%狭窄)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创影像学早期识别及风险分层(CREATION-CHINA)队列中同时进行CACS及CCTA检查的患者(n=15976),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肾功能相关指标及冠心病危险因素。根据肾脏病饮食改良〖JP3〗(MDRD)公式估算eGFR,患者被分为正常组(eGFR ≥90mL/min/1.73m2),〖JP〗共7199例;轻度下降组(eGFR 60~<90mL/min/1.73m2),共8152例;中重度下降组(eGFR<60mL/min/1.73m2),共625例。分析并比较三组间的临床资料、CACS以及CCTA中斑块和阻塞性CAD比例的关系。结果:eGFR正常组的CACS中位数为0(0,11)分,轻度下降组中位数为0(0,22)分,中重度下降组中位数为0(0,78)分,三组间CAC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7.873,P<0.001)。三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率分别为57.0%、62.9%、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23,P<0.001)。三组中阻塞性CAD的出现率分别为28.6%、33.3%、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53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中重度下降(OR=1.279,P=0.016)是CCTA中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轻度下降(OR=1.195,P<0.001)和中重度下降(OR=1.662,P<0.001)均为CCTA中出现阻塞性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疑诊冠心病患者eGFR下降与CACS增加以及CCTA中冠状动脉斑块和阻塞性CAD发生概率增加相关。随着eGFR的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呈现升高趋势。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