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徐凤,李琦,李娴,霍继文,吴溢.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J].放射学实践,2025,(07):852-859
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7.004
中文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气腔播散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科研项目(YCH-KY-YCZD2024-021); 广安市科学技术局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项目(2024SYF14);广安市科学技术局市级科技创新项目(2024SYF06)广安市科学技术局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项目(2024SYF17)
作者单位
徐凤,李琦,李娴,霍继文,吴溢 400042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徐凤、李琦、霍继文)638000四川广安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徐凤)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科(李娴)637002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二科(吴溢) 638000四川广安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吴溢)637100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肝胆胰肠疾病研究所(吴溢) 
摘要点击次数: 26
全文下载次数: 25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AS阳性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病理特征。结果:临床特征比较:癌胚抗原升高多见于STAS阳性患者(P<0.05)。CT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肿瘤更大,实性密度、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50%、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的发生率更高,而STAS阴性组肿瘤以上叶多见且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临床及CT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下叶分布、实性密度、CTR>50%、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为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7、74.8%、74.8%及70.3%。病理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含实体或微乳头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为Ⅱ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TAS状态的早期ILADC具有不同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熟悉这些特征的差异有助于STAS术前无创预测,从而辅助临床选择最优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