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马强,张亚楠,任延德,牛宗仁,乔雅倩,唐岳山.产后抑郁症患者动态低频振幅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5,(07):840-845
产后抑郁症患者动态低频振幅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7.002
中文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动态低频振幅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马强,张亚楠,任延德,牛宗仁,乔雅倩,唐岳山 266555山东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马强、任延德、牛宗仁、乔雅倩、唐岳山)255020山东淄博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影像科(马强、牛宗仁)266400山东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亚楠) 
摘要点击次数: 26
全文下载次数: 24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探究产后抑郁症(PPD)患者局部脑自发活动的动态改变,并分析dALFF变异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心理门诊的42例单胎初产PPD患者和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BMI)和产后时间相匹配的36例健康单胎初产妇(HC组)进行数据采集。基于Matlab平台的REST plus V1.2工具包,对rs-fMRI数据实施预处理。采用ALFF结合滑动时间窗技术计算两组dALFF值,并对其进行双样本t检验。所有受试者在MR扫描前完成EPDS自评量表,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脑区的dALFF值与EPDS评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相较于HC组,PPD组dALFF变异性显著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L)、左侧颞上回(STG.L)、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L)、左侧后扣带回(PCG.L)、左侧小脑4/5区(CRBL45.L)、右侧小脑6区(CRBL6.R);dALFF变异性显著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眶内额上回(ORBsupmed.R)、左侧嗅皮质(OLF.L)、右侧尾状核(CAU.R)、右侧眶部额下回(ORBinf.R)、右侧补充运动区(SMA.R)、双侧杏仁核(AMYG.L & AMYG.R)(GRF校正,设定体素阈值P<0.005与簇阈值P<0.05,双尾)。上述异常脑区的dALFF值与EPDS评分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PD患者存在局部脑自发活动动态变化,主要涉及边缘系统、社会行为网络(SBN)、情绪网络(AN)、执行和注意网络(EAN)及默认模式网络(DMN)相关脑区,尤其是杏仁核,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为进一步阐明PPD潜在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