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李传贵, 苏亚英, 左惠玲, 周义, 李娇娇.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5,(06):749-756
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6.009
中文关键词: 影像组学  宫颈癌  细胞分化  机器学习  肿瘤微环境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李传贵, 苏亚英, 左惠玲, 周义, 李娇娇 075000河北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李传贵、苏亚英、左惠玲、周义),医学影像部(李娇娇) 
摘要点击次数: 98
全文下载次数: 88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降维筛选,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并建立logistic模型。对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建立临床模型,然后联合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400次5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稳定性,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计算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定量评估模型之间预测效能的改善情况。结果:ROC曲线显示瘤内模型、瘤周模型、瘤内-瘤周模型、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鳞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858、0.845、0.872、0.759和0.901,交叉验证表明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校准度,DCA显示各个模型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模型的临床净获益最大。IDI结果表明相比于瘤内模型,瘤内-瘤周模型的预测效能无明显提升,而较瘤周模型提升了10.1%。结论:结合肿瘤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更全面地表征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辅助临床医师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