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刘洋,肖智博,邱雪珂,罗远利,邓勇斌,吕发金.MRI联合治疗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危险因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25,(04):535-542
MRI联合治疗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4.017
中文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残余肿瘤复生长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刘洋,肖智博,邱雪珂,罗远利,邓勇斌,吕发金 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刘洋、肖智博、邱雪珂、罗远利、吕发金)401121重庆重庆海扶医院肿瘤科(邓勇斌) 
摘要点击次数: 109
全文下载次数: 135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MRI联合模型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治疗且治疗后一天及1年行MRI检查(T2WI和CE-MRI序列)、治疗后随访2年及以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1年后MRI复查显示残余子宫肌瘤的体积增大或缩小将患者分为复生长组(73例)和无复生长组(43例)。搜集每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辐照时间和能效因子(EEF)等治疗参数,分析和记录子宫肌瘤的术前MRI特征,并将上述3类变量通过曼-惠特尼U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纳入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残余肌瘤最大厚度、能效因子(EEF)和CE-MRI图像上残余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信号强度比(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的AUC为0.925(95%CI:0.873~0.967)。随访24~30(中位数26)个月发现,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组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无复生长组(45.21% vs. 6.98%)。结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残余子宫肌瘤最大厚度、EEF和CE-MRI图像上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可以对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进行有效预测。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