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马璐阳,赵玉娇,张程,冀晓东,黄黎香,沈文.基于盆腔MRI评估全年龄段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骨盆几何构型[J].放射学实践,2025,(04):509-514
基于盆腔MRI评估全年龄段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骨盆几何构型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4.013
中文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骨盆几何构型  磁共振成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1971);天津市重点医学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41A)
作者单位
马璐阳,赵玉娇,张程,冀晓东,黄黎香,沈文 30019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马璐阳、张程)300192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赵玉娇、冀晓东、黄黎香、沈文) 
摘要点击次数: 112
全文下载次数: 141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盆腔MRI探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骨盆几何构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为POP的100例女性患者(POP组)以及年龄相匹配的100例盆底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行盆腔MRI检查。分别在横轴、冠状、矢状和斜矢状位T2WI图像上测量骨盆形态参数,包括骨盆入口横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耻骨弓角度、骨盆入口前后径、产科结合径、中平面前后径、下正中平面前后径、出口矢状径及骨盆前、后区面积,分析两组之间骨盆形态学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POP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与独立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P组的骨盆入口横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耻骨弓角度、下正中平面前后径、出口矢状径、骨盆前区和骨盆后区的面积值更高(P均<0.05)。在矫正了年龄、体重指数(BMI)、产次和绝经状态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盆前区面积(OR=1.002,P<0.001)和骨盆后区面积(OR=1.002,P<0.001)是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OP患者具有独特的骨盆几何构型,主要表现为较大的骨盆前区和骨盆后区面积,且与年龄无关。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