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王慧慧,魏正琦,潘犇,杨鑫淼,梁长华.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评估EGFR-TKI治疗肺腺癌的疗效[J].放射学实践,2025,(04):464-469
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评估EGFR-TKI治疗肺腺癌的疗效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4.007
中文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疗效评估
基金项目:河南省慢病防治与智慧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ZYYC2024MB)
作者单位
王慧慧,魏正琦,潘犇,杨鑫淼,梁长华 453100河南新乡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107
全文下载次数: 141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肺腺癌患者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经过EGFR-TKI药物治疗的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搜集每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分期和EGFR突变方式等11项临床资料。从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的动脉期CT图像中提取肺部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计算特征的净变化获得Delta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Delta影像组学模型、治疗前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组学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各模型对EGFR-TKI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11项临床资料中仅EGFR突变方式是评估EGFR-TKI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15个Delta影像组学特征的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43和0.823,结合临床资料构建的联合模型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38和0.864,且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DCA显示,联合模型的净获益在阈值为0.38~0.80时优于治疗前影像组学模型。结论: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有助于评估肺腺癌对EGFR-TKI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策略。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