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奉,李春燕,许洲莹,符维艳,曾凡萍.骨髓脂肪对定量CT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5,(02):260-264 |
骨髓脂肪对定量CT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2.019 |
中文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髓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16 |
全文下载次数: 470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采用放射疗法构建巴马小型猪腰椎骨髓脂肪化模型,观察骨髓脂肪变化对椎体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的影响。方法: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头,验证组4头,正常组4头。实验组、验证组均采用放射疗法构建腰椎骨髓脂肪化模型,正常组不予干预。建模前一天与建模后第14天,所有动物行腰椎QCT和MRIIDEAL-IQ序列扫描,测量各椎体松质骨的QCTBMD值(BMDQCT)和骨髓脂肪分数(BMFF)。最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椎体钙含量(VCC)。结果:建模后,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验证组腰椎BMFF明显增高,BMDQCT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腰椎V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建模前、后腰椎BMDQCT差值(建模后BMDQCT-建模前BMDQCT)与BMFF差值(建模后BMFF-建模前BMFF)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677,回归方程:Y=-0.921X-2.820,P<0.001,调整R2=0.448,Y代表BMDQCT差值,X代表BMFF差值。即腰椎BMFF每增加1%,BMDQCT则减少0.921mg/cm3;利用回归方程计算验证组腰椎BMDQCT(校正),与正常组BMDQ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脂肪影响QCTBMD测量的准确性,在椎体实际骨矿物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越高,QCTBMD值越低,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运用QCT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时需校正骨髓脂肪的影响,以提高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及骨折预测的准确性。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