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申,于思文,王涛,俞灿,于澜,王欣欣,黄涛.基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风险[J].放射学实践,2025,(02):222-228 |
基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风险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2.013 |
中文关键词: 多囊肾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82 |
全文下载次数: 619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通过腹部非对比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多囊肾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将多囊肾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勾画肾脏CT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进行影像组学特征选择。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风险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于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7例多囊肾患者,平均年龄(52±16)岁,41.9%为男性。共提取出2264个影像组学特征,LASSO回归共选择出6个关键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指标,建立列线图以评估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列线图的C指数为0.97。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特征诊断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的AUC为0.820(95%CI:0.726~0.915),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的AUC为0.976(95%CI:0.950~1.000)。在验证集中,影像组学特征诊断多囊肾伴发颅内动脉瘤的AUC为0.715(95%CI:0.540~0.890),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的AUC为0.921(95%CI:0.834~1.000)。结论: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预测多囊肾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列线图总评分较高的患者,提示临床需进一步确诊颅内动脉瘤,及时干预,防止颅内动脉瘤破裂。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