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胡梦婷,刘义军,王诗耕,童小雨,范勇,张竞颐,程启烨,董德硕.自动预置技术在腹壁下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5,(01):88-93
自动预置技术在腹壁下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1.016
中文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腹壁下浅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自动预置技术  迭代重建算法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胡梦婷,刘义军,王诗耕,童小雨,范勇,张竞颐,程启烨,董德硕 116011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570
全文下载次数: 626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预置(Auto-prescription)技术结合不同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壁下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于我院Revolution CT行腹壁下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身体质量指数(BMI)≤29.00kg/m2,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常规120kVp结合40% ASIR-V重建;B组(40例)采用Auto-prescription技术结合40%、60%、80%的ASIR-V重建,获得B1~B3三个亚组的图像。在各组轴面图像上测量髂外动脉及同层面腰大肌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统计A、B两组的辐射剂量。由2位观察者采用盲法独立在各组VR和MIP图上对腹壁下深动脉及腹壁下浅动脉行3分制评分,图像噪声和伪影行5分制评分。结果:B组髂外动脉CT值与A组相比提升了24%(t=-4.094~-4.053,P<0.001)。B组内随着ASIR-V权重的提高,图像SNR、CNR逐渐升高(F=21.610、30.863,P<0.001)。B2和B3组的SNR、CNR均优于A组(t=-5.521~4.497,P<0.05)。2位观察者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4~0.947,P<0.05),图像噪声和伪影主观评分A组与B2、B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B3组图像在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穿出点显示、肌内走行和腹壁下浅动脉显示等方面的主观评分均优于A组,其中B2组得分最高。B组辐射剂量与A组相比平均降低了23.8%。结论:采用Auto-prescription技术结合60% ASIR-V算法能够显著优化腹壁下动脉的显示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剂量。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