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莉,周云舒,陈晓华,张若弟,王卓,张少茹,李艳,陈志强.集成磁共振技术在新生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5,(01):78-83 |
集成磁共振技术在新生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5.01.014 |
中文关键词: 集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脑髓鞘化 弛豫值 脑发育 |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BEG03033);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AAC03472);教育部春晖项目(No.Z2012002);宁夏医科大学校级课题(XM2021071) |
|
摘要点击次数: 557 |
全文下载次数: 609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成像(SyMRI)技术对足月新生儿脑髓鞘发育评估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成功完成常规MRI和SyMRI检查的正常足月新生儿80例,将其按照胎龄分为三组,A组胎龄为37~38W,B组胎龄为39~40W,C组胎龄为41~42W。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应用SyMRI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各ROI的T1、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左右大脑半球同一ROI以及组内不同ROI的T1、T2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 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组间各ROI的T1、T2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组内各ROI的T1、T2值不同,两两比较均发现T1、T2值在内囊后肢低于前肢,胼胝体压部低于膝部,枕叶白质低于额叶白质,位于中央的内囊后肢的T1、T2值低于周围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内囊后肢的弛豫值最短,额叶白质的弛豫值最长。对组间各ROI的T1、T2值进行比较,三组间T1值在内囊前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T2值在内囊前肢、后肢、胼胝体压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MRI技术所获取的T1、T2弛豫值可以定量评估足月新生儿脑髓鞘形成和大脑的成熟度,不同区域T1、T2值能够反映髓鞘形成时间的差异。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