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雯,闻天航,王冠,周暄凯,施嘉航,朴成浩.256排宽体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24,(12):1598-1604 |
256排宽体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4.12.009 |
中文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冠脉运动补偿算法 运动伪影 图像质量 |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平台项目(LJ232410164023);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资金资助(202311) |
|
摘要点击次数: 685 |
全文下载次数: 798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使用自动选择最佳期相技术,在常规标准算法基础上应用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将所有患者按心率(HR)分为A组(HR<70bpm)和B组(HR≥70bpm),并进一步根据是否应用CMC技术分为非CMC组(A1组、B1组)和CMC组(A2组、B2组)。对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2组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脉主干(RCA)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660±0.479、4.750±0.434和4.610±0.493,均高于A1组(分别为4.230±0.643、4.360±0.606和3.790±0.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组的LAD、LCX及RCA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540±0.555、4.440±0.502和4.380±0.493,均显著高于B1组(3.790±0.656、3.970±0.584、3.490±0.601,P<0.001)。A、B组运用CMC技术前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值(即改善情况),分别为LAD:0.430±0.499、0.740±0.549;LCX:0.390±0.525、0.460±0.600;RCA:0.820±0.671、0.900±0.598,高心率组3支冠脉应用CMC技术前、后的评分差值均大于低心率组,其中以LAD的评分差值更大(P=0.006)。B组应用CMC技术前、后SNR分别为12.47±4.10、12.6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B组CMC后处理时间及辐射剂量(CTDIvol、DLP、E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对改善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高心率患者的CCTA图像质量,保证精准诊断。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