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孟,丁治民,孙宵宇,刘春雨,罗慧,陈鹏.定量CT肝脏脂肪含量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4,(07):902-906 |
定量CT肝脏脂肪含量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初步研究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4.07.008 |
中文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脏脂肪含量 定量CT |
基金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学赋能-领航菁英科研项目(XM_HR_YXFN_2021_05_24);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AHWJ2022b044);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度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2022zyxwjxalk165);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引进人才专项科研基金项目(YR20220219);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3AH040253) |
|
摘要点击次数: 1052 |
全文下载次数: 1228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2年11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20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部CT平扫、血液生化及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EGVB组(100例)和无EGVB组(103例)。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每例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动态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鉴别效能,采用布里尔分数(BS)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肝脏脂肪含量、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及Child-Pugh分级对于预测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EGV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肝脏脂肪含量(OR=1.105,P=0.014)和血红蛋白(OR=0.953,P<0.001)为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预测因子,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AUC为0.798,Brier得分为0.183,模型表现出较高的预测能力和较好的校准度。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和血红蛋白的降低会增加EGVB发生的风险。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