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霈, 王娅囡, 叶航, 朱金成, 李斌.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特征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J].放射学实践,2023,(09):1129-1133 |
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特征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3.09.008 |
中文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炎症标志物 微血管侵犯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858 |
全文下载次数: 2074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特征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20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VI将患者分为MVI组和非MVI组,其中MVI组69例,非MVI组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肿瘤分化、ALBI分级、Child Pugh分级)、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以及MRI特征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MVI的影响因素,并以炎症标志物和MRI特征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对MVI的预测价值。结果:MVI组的NLR、SII、ADC平均值(ADCmean)和肿瘤直径均明显高于非MV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28.65,95%CI:3.690~501.4,P=0.005)、SII(OR=1.060,95%CI:1.029~1.109,P=0.001)、ADCmean(OR=1.23×105,95%CI:526.0~9.29×108,P=0.001)和肿瘤直径(OR=1.065,95%CI:1.022~1.127,P=0.008)均是影响术后发生MV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ADCmean和肿瘤直径联合预测发生MVI的效能最高(AUC=0.889)。结论: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对肝细胞癌术后发生MV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