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邢俊,孙炎冰,朱子奇,李刚,焦静,倪其鸣,于红.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3,(04):503-507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3.04.022
中文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邢俊,孙炎冰,朱子奇,李刚,焦静,倪其鸣,于红 20009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放射科(邢俊、孙炎冰、焦静、倪其鸣、于红)200120上海上海东方医院放射科(朱子奇、李刚) 
摘要点击次数: 827
全文下载次数: 1037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2A)、第1胸椎倾斜角(T1SA)、C2与C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 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