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叶慧芬,王广谊,刘恩涛,朱超,陈明蕾,刘再毅,梁长虹.眼眶淋巴瘤多模态影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22,(11):1353-1358
眼眶淋巴瘤多模态影像分析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2.11.004
中文关键词: 眼眶淋巴瘤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1201003);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1B010142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925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1892);高水平医院建设科研专项(DFJHBF202105);高水平医院建设科研专项(DFJH201805)
作者单位
叶慧芬,王广谊,刘恩涛,朱超,陈明蕾,刘再毅,梁长虹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叶慧芬、刘再毅、梁长虹)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科(叶慧芬、王广谊、朱超、陈明蕾、刘再毅、梁长虹)510080广州广东省医学影像智能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叶慧芬、刘再毅、梁长虹)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核医学科(刘恩涛) 
摘要点击次数: 1087
全文下载次数: 1416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眼眶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前MRI、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影像。评估内容包括病灶的MRI特征、CT增强扫描特征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总共收集27例(34眶)患者,其中25例(31眶)行眼眶MR扫描,10例(13眶)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15.38%)、泪腺区(23.08%)及肌锥区(21.54%)。病灶在压脂T2WI上,11例呈均匀稍高信号,13例呈等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压脂T1WI上,2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压脂T1WI增强扫描上,15例呈中度均匀强化,8例为轻度均匀强化,2例为不均匀强化;7例可见骨质破坏。10例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MALT)淋巴瘤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其中1例DLBCL患者在CT上表现为不均匀密度,其余9例表现为均匀密度。两种病理类型病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值0.60,P>0.05)。DLBCL与MALT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5.40~7.10) vs. 11.40(9.63~25.60),P=0.009]。结论:眼眶淋巴瘤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泪腺区及肌锥区。MRI上病灶压脂T1WI多呈等信号,压脂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在CT上表现为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病灶的强化程度对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无帮助。在18F-FDG PET/CT中,DLBCL的SUVmax较高,病灶的SUVmax 有助于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