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程巧, 邓又斌, 黄哲, 樊昕颖, 孙杰, 毕小军.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J].放射学实践,2021,(12):1587-1591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1.12.024
中文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程巧, 邓又斌, 黄哲, 樊昕颖, 孙杰, 毕小军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 
摘要点击次数: 1690
全文下载次数: 1830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共检出斑块94个。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超声增强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斑块的杨氏模量值(包括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评估斑块的强化程度,根据二维超声和超声增强表现评估斑块的风险等级。结果:76例中,颈动脉常规超声检出94个斑块,其中软斑块43个,混合斑块35个,硬斑块16个。随着斑块硬度增加,斑块的杨氏模量(YM)值增加,三组斑块间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6.28、259.09、252.81,P均<0.05)。超声增强显示Ⅰ级斑块13个,Ⅱ级斑块18个,Ⅲ级斑块21个,Ⅳ级斑块42个;随着强化程度的增加,斑块的YM值降低,不同强化程度之间斑块的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74、143.76、155.00,P均<0.05)。超声检查评估为低风险斑块30个,高风险斑块64个,两组斑块的YM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6、11.93、13.31,P均<0.05),低风险斑块的杨氏模量值高于高风险斑块。结论: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较准确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评估斑块风险等级,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性质。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