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辉,安云强,高扬,尹卫华,王海苹,吕滨.不同胸痛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于冠状动脉CTA的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2020,(08):1015-1019 |
不同胸痛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于冠状动脉CTA的对比分析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0.08.012 |
中文关键词: 胸痛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0400) |
|
摘要点击次数: 4027 |
全文下载次数: 4143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利用CTA技术探讨不同胸痛性质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冠心病出现概率的差异性。方法:将3001例门诊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胸痛患者纳入分析,搜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传统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其中,415例(13.8%)有典型心绞痛(A组),840例(28.0%)有不典型心绞痛者(B组),1746例(58.2%)有非心绞痛性胸痛(C组)。分析和比较3组患者在冠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冠心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中CACS中位数为0分(上、下四分位数为0、49分),B组中为0分(上、下四分位数为0、33分),C组中为0分(上、下四分位数为0、23分),三组间CAC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896,P=0.007)。A、B、C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率依次为49.6%(206/415)、43.7%(367/840)和39.9%(697/1746),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3,P=0.001)。A、B、C组中冠心病的出现率依次为22.9%(95/415)、18.6%(156/840)和15.5%(270/1746),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85,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OR=1.530,95%CI:1.207~1.940,P<0.001)及冠心病(OR=1.762,95%CI:1.328~2.33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典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CTA显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