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玉玲, 褚志强, 李婧瑶, 季倩.CT增强扫描评估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9,(12):1364-1369
CT增强扫描评估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初步研究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9.12.017
中文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对比增强扫描  肝硬化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张玉玲, 褚志强, 李婧瑶, 季倩 30019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张玉玲李婧瑶)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科(褚志强)放射科(季倩) 
摘要点击次数: 3539
全文下载次数: 3698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评估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及55例健康被试者(对照组)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组及失代偿组。分别测量和计算双肾实质体积和高度、皮质厚度、实质厚度、皮质-实质厚度比及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肾皮质强化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临床指标及肾脏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左右侧肾脏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及对照组间各项肾脏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中肾实质体积、高度、皮质厚度、皮质-实质厚度比及肾皮质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0.000、0.017、0.000和0.000)。对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及对照组的肾实质体积、高度、皮质厚度、皮质-实质厚度比及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代偿组的肾皮质厚度、皮质-实质厚度比及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4、0.000、0.037和0.041);失代偿组的肾实质体积、高度、皮质厚度、皮质-实质厚度比及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失代偿组的肾实质体积及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代偿组(P值分别为0.003、0.001和0.031)。肾实质体积(r=0.428,P=0.000)、高度(r=0.401,P=0.000)、皮质厚度(r=0.378,P=0.000)、实质厚度(r=0.409,P=0.000)和动脉期(r=0.236,P=0.014)、延迟期(r=0.291,P=0.002)强化程度均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结论:CT在诊断肝硬化的同时,也能提供患者肾脏形态学信息及评估肝硬化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