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瑞, 席一斌, 康晓伟, 李陈, 田萍, 印弘.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孤立性眩晕MRI应用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9,(01):97-100 |
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孤立性眩晕MRI应用进展 |
|
|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9.01.020 |
中文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307 |
全文下载次数: 4861 |
中文摘要: |
【摘要】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 椎基底动脉缺血可导致小脑、脑干梗死,早期可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临床确诊比较困难。从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筛查出血管源性卒中患者非常关键。以往常规MRI结合MRA对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检出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一般。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技术较MRA能更直观地反映后循环的血流变化并且能对其定量分析,采用ASL技术结合常规MRI、DWI和MRA对责任血管、缺血部位及缺血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可显著提高磁共振检查对于早期脑缺血性眩晕的检出率及准确性。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