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唐浩, 胡桂周, 邹丹凤, 佘凤华, 陈卫国.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4,(09):
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4.09.024
中文关键词: 四肢  血管源性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32200011)
作者单位
唐浩, 胡桂周, 邹丹凤, 佘凤华, 陈卫国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唐浩、陈卫国)科研处(胡桂周)惠侨科(邹丹凤、佘凤华) 
摘要点击次数: 4122
全文下载次数: 4522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1例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8例位于软组织,3例位于骨骼。位于软组织者的影像表现:X线平片及CT上病灶多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3例瘤内可见点片状、条索样钙化影,3例侵犯相邻骨质;T1WI图像上肿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位于骨组织者的影像表现:2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中心发病,2例X线可见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肿瘤呈皂泡状膨胀性生长,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影;肿瘤呈等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其瘤内钙化、CT与MRI增强扫描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