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玉珍;李芳珍;高煜;刘明;李玉华;汪登斌;.扩散峰度成像在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中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04):
扩散峰度成像在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中的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癫痫    海人酸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张玉珍;李芳珍;高煜;刘明;李玉华;汪登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2924
全文下载次数: 3130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海人酸(KA)癫痫模型实验,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应用于原发性癫痫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将KA癫痫模型组(KA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各20只大鼠,在GE 3.0T磁共振仪上行常规MRI、DKI及3DMPRAGE等多序列扫描,在6个部位的灰质(基底节区、海马、杏仁核海马区、颞叶皮层、顶叶皮层、额叶皮层)和3个部位的白质(外囊区、前联合、胼胝体)内选取双侧对称部位的兴趣区(ROI),手动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平均峰度值(MK)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KA和NC组间,FA值(双侧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为杏仁核海马区(分别为0.20±0.04和0.22±0.02,P=0.0337)、前联合(分别为0.22±0.04和0.28±0.06,P=0.002)及胼胝体区(分别为0.21±0.05和0.26±0.03,P=0.0002);MD值(双侧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为海马(分别为0.67±0.16和0.74±0.04,P=0.0275);MK值(双侧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为基底节区(分别为0.10±0.26和0.83±0.06,P=0.0098)、海马(分别为0.83±0.15和0.73±0.09,P=0.0499)及胼胝体区(分别为0.93±0.22和0.81±0.07,P=0.036)。结论:扩散峰度成像可用于原发性癫痫的研究,有望成为应用于人类癫痫研究的新的影像学方法。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