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梁俊生;谭晓明;李兆勇;蔡越飞;钟胜;路婧;.椎板下棘64层CT三维重组和MRI的影像学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07):
椎板下棘64层CT三维重组和MRI的影像学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椎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椎间管    硬膜囊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梁俊生;谭晓明;李兆勇;蔡越飞;钟胜;路婧; 东莞市中山大学东华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2906
全文下载次数: 3100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在MSCT三维重组图像及MRI图像上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为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211例患者进行CT三维图像重组,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7例行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硬膜囊和椎间管的关系等。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h2~L5,出现率较高的椎体有Th11、Th12及L1、L5,达78.7%。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度均值较大的节段男性为Th11、Th12,女性为Th11、Th12、L1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h12,分别为(4.64±1.18)mm和(4.94±1.96)mm。胸段及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95%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有275个(8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有15个(5%)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下腰段的椎板下棘87%为较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有122个(91%)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有12个(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面、冠状面三维重组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椎板下棘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