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羲娥;黄子星;袁放;宋彬;刘曦娇;张威;.3.0T ~1H-MRS联合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定量分析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J].放射学实践,2012,(06):
3.0T ~1H-MRS联合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定量分析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
  
DOI:
中文关键词: 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0622)
作者单位
张羲娥;黄子星;袁放;宋彬;刘曦娇;张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2986
全文下载次数: 3161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在3.0T MRI上联合运用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搜集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例26例,于干预治疗前、干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行1次磁共振化学位移抑脂成像(梯度回波T1WI同/去相位双回波)和氢质子波谱成像(1 H-MRS),测得同/去相位序列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双回波脂变指数(FI)。测得1 H-MRS的水峰峰值(Pwater)和脂肪峰峰值(Plipid)、水峰峰下面积(Awater)、脂肪峰峰下面积(Alipid),计算肝细胞相对脂肪含量1(RLC1)及相对脂肪含量2(RLC2)。同期测量患者的血脂、谷氨酰转肽酶、腹围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将其拟合成临床脂肪肝指数(FLI)。以FLI为参照标准,对不同时间点MRI所测得肝脏脂肪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I、RLC1、RLC2与FLI进行秩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性(r>0,P<0.05)。干预治疗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FI、RLC1、RLC2、FLI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时间(time)变化趋势的对比Polynomial检验显示time*type有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FI、RLC1、RLC2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变化是有差异的。可靠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组的FI和治疗前组的RLC1、RLC2的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CC≥0.75。结论: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肪肝进行定量测定,可作为脂肪肝动态监测、疗效评估和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