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海彬;胡道予;张娟;李建军;曾祥芹;.磁共振多b值DWI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09):
磁共振多b值DWI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DOI:
中文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囊肿    磁共振成像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张海彬;胡道予;张娟;李建军;曾祥芹;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肥城人民医院超声科
 
摘要点击次数: 4342
全文下载次数: 5017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其他方式确诊的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22例(49个病灶),其中肝癌6例(10个病灶),肝转移瘤6例(23个病灶),肝囊肿5例(8个病灶),肝血管瘤5例(8个病灶)。同时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以上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轴面T1WI、T2WI以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记录各病变不同b值时各病变的信号强度,观察各个病变b值-信号强度曲线和b值-ADC值曲线的差异。结果:正常肝实质随着b值增加,信号持续较低;囊肿在b值=0 s/mm2时具有很高的信号强度,随着b值的增加,其信号很快减低;而肝癌及转移性肿瘤随着b值增加,一直保持较高信号,在b值>900s/mm2后病灶信号强度高于囊肿;肝脏血管瘤信号强度则介于囊肿与肝脏肿瘤之间。结论: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为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提供重要依据。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