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吕国士;许乙凯;胡蓉.组织间隙注射Gd-PBCA纳米微粒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10):
组织间隙注射Gd-PBCA纳米微粒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磁共振    对比剂    纳米结构    淋巴结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吕国士;许乙凯;胡蓉 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影像中心,广州市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北京空军总医院, 
摘要点击次数: 2626
全文下载次数: 2935
中文摘要:
      目的:制备Gd-DTP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Gd-PBCA-NP),组织间隙注射Gd-PBCA-NP,评估其在良恶性淋巴结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阴离子乳化聚合法制备Gd-PBCA-NP,测定其粒径及分布、包封率及载药量,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组2组。MRI平扫后2只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于兔后脚掌注射后第1、3、6、12、24和48h点扫描,其余为给药后第24h扫描。测量淋巴结大小、平扫及增强后各组淋巴结信号强度并作统计学分析,观察增强后各组淋巴结MRI表现。结果:透射电镜观察Gd-PBCA-NP呈类圆形,大小均匀,表面平滑完整,粒子之间无粘连,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其平均粒径65.7nm,粒径分布为0.09,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97%、51.23%。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均制作成功,平扫两组淋巴结在4个序列图像上的SNR、大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组织间隙注射Gd-PBCA-NP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信号强度呈缓慢上升,于24h左右达到高峰,在T1WI、T1WI FS上表现为显著均匀强化,而肿瘤转移淋巴结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两组SNR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T2WI、T2*WI像上两组均未见强化,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组织间隙注射Gd-PBCA-NP后,反应性淋巴结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表现出不同的强化特征,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