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照喜,陈宪,徐宁,刘玉林,郑之青,蒋春林.iPass技术在腹部3D-CE-MRA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01):
iPass技术在腹部3D-CE-MRA中的应用
  
DOI:
中文关键词: 血管病变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 (WJ01585)
作者单位
张照喜,陈宪,徐宁,刘玉林,郑之青,蒋春林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摘要点击次数: 3242
全文下载次数: 3449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iPass技术在腹部 3D CE 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5例行腹部 3D CE MRA患者 ,男 17例 ,女 8例。 3D CE MRA前 ,注射Gd DTPA 2ml行iPass团注测试 ,实时显示兴趣区内时间 血流信号强度曲线 ,系统将曲线上升段超出基线 3 0 %的时间确定为对比剂到达时间 (Tb) ,自动将Tb 导入相关联的 3D CE MRA序列 ,计算扫描延迟时间 (Td) ,并自动启动扫描。分离各组图像并减影 ,再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法图像重组 ,并评价血管MIP图像质量。结果 :2 3例 1次顺利完成iPass团注测试和 3D CE MRA ,2例首次测试时未能测出峰值曲线 ,经调整兴趣区面积后亦成功完成扫描。本组测量Tb 分布于 13 .3 0~ 2 2 .10s。 2 5例MIP血管图像质量平均得分 3 .68± 1.0 5。结论 :iPass技术可准确测试Tb,并自动计算Td 和控制相关联的 3D CE MRA序列 ,有利于提高腹部 3D CE MRA成像质量。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