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江,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陶志伟,杨春山.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技术[J].放射学实践,2004,(10):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技术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动力学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036 |
全文下载次数: 4852 |
中文摘要: |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 :78例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患者 ,结节直径≤ 4cm ,其中恶性病变 68例 ,活动性炎症 10例。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Mx 80 0 0MSCT扫描 ,以 4ml/s的流率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动态扫描选择肺结节最大层面进行。其中 40例 15~ 45s、75~ 10 5s时 ,每 2秒扫描一次 (程序 1) ;3 8例 11~ 41s、71~ 10 1s时 ,每 2秒扫描一次 (程序 2 ) ;两组患者在第 2~ 9min时段内间隔 3 0s扫描一次。病灶直径 3~ 4cm时 ,扫描层厚 5mm ;病灶直径≤ 3cm时 ,扫描层厚 2 .5mm ,以常规算法重建图像。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结果 :程序 1与程序 2所得恶性结节强化值 (t=0 .673 ,P >0 .0 5 )、灌注值 (t=0 .15 2 ,P >0 .0 5 )、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 (t =0 .861,P >0 .0 5 )、平均通过时间 (t=0 .199,P >0 .0 5 )均无统计学差异。程序 1只得到了部分患者 ( 2 5 /3 2 )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 ;程序 2得到了全部患者 ( 3 6/3 6)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结论 :MS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 ,第一次扫描时间拟选在 11s左右。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